報載大溪地區「榕樹下老阿伯」現滷豆干店只賣黑豆干、百頁豆腐、素雞、素肚和素腸五種滷味,卻能每日進帳萬餘元。販售品項雖不多,卻能專注在本業上鑽研經營,創造出同業間無法比擬的know-how,也展現了其經營利基。
【兵在精不在多】
企業在市場與對手競爭,最怕是捲入價格的紅海競爭,企業的品牌將被標籤上的價格所取代,這樣的品牌形象在顧客腦海裡佔不到一席之地。大溪地區多的是滷味名店,每家也都發展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,在面對對手企業化的夾擊下,這家店雖無跟著對手的腳步起舞,反而利用「口碑行銷」的魅力與產品簡單專注化,將品牌建立起來,現代的「口碑」已不只是口耳相傳而已,網路的平台更加造就口碑的無遠弗屆。
相同的專注也可以在杯飲店「五十嵐」裡發現,它的產品品項不多(六大品項:找好茶、找口感、找奶茶、找新鮮、、找咖啡、紅茶拿鐵),產品數總共50種,相較其他競爭者動輒上百種,不但造成庫存成本增加,亦無法聚焦,所以「五十嵐」的單價雖較其他競爭者來的高,但來客率卻不見的較低,人潮乘上高單價,錢潮怎會不滾滾而來?
【小店面創生機】
常看到許多攤販,桌面較之餐廳已是算少,來客數、翻桌率還相對不能提升,常造成門可羅雀之象,真讓人覺得這樣的店家難道是「做心酸」的嗎?既是小吃,則產品同質性一定來的高,滷肉飯哪裡沒賣?但有的店家可以賣到一碗一百元,還賣出名聲,若是定價在二、三十元的一般單價,怎麼吸引顧客上門?
許多報紙都有類似的專欄報導小店如何殺出紅海、創造藍海,相信很多同行業者很少會利用這資訊去觀摩學習;速度沒人快,顧客便不耐等候!口味不特別,顧客便不想再光顧第二次,只會坐困愁城卻毫無作為一展競爭實力。
政局改朝換代,許多觀光區的店家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賺陸客的荷包,台灣「觀光教父」嚴長壽說的好-「我們的心態還沒準備好」,業界所想的都是要如何賺人家的錢,卻沒有想過用心去包裝與服務。這些業界真的「專注」在自己本質上了嗎?若沒有,開放全球的觀光客來台都沒有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