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8-29

分岔的品牌

一家牛肉麵店在得了牛肉麵比賽金獎後大幅展店,在本店嚐過味道後真的是不賴,小菜也極具特色,有次機會進了其分店用餐,這家麵店的「品牌」便讓我質疑了,因為本店與分店除了菜單與陳設差不多外,味道與小菜截然不同,真是蠻讓人失望的,餐畢問了櫃檯怎會有差異?得到的回答是「共同品牌,不同人經營!」,原來是如此,就是分店在沾光了!

【分店的定義】

企業會有分店的拓展大致有兩種,一是「點」的拓展,這就是「複製」的概念,「便利商店」是最佳的例子,所以你不論去哪家便利商店,位置的陳設不會有太大差異(店坪運用會造成差異),什麼東西在哪裡不會很難找。

另一種便是「業種」的拓展,也就是在母品牌的加持之下創造子品牌,像是國內知名餐廳「欣葉」,旗下餐廳均以此為名,但有台菜餐廳、日式料理等,就算如此,各業種的不同分店的差異亦不致過大,讓顧客有到底身在何店的感覺。

【品牌的價值】

這家牛肉麵店藉由參賽做了許多免費公關,得名鍍金更是顧客肯定與加持,按理說品牌價值隱然提升,分店的拓展不是在稀釋品牌價值,而是要將其價值極大化,因為不同人經營而有不同的作法(食品)猶如另一家店,「分店」的意義何在不言可喻。

許多隱性或初次顧客消費,第一次的口味便認定這是該品牌的「味道」,這味道就是顧客評定的「價值」,口味不能一統、服務不能標準、價值不能加總,最是可惜!

而對於這家牛肉麵店,我想我還是會去本店解饞,而不會去分店消費,因為同樣的消費額,本店讓我覺得值得,分店倒是讓我覺得是同名同姓罷了。

2007-08-08

天下無不散的筵席

舉辦了十二年,宜蘭童玩節宣佈今年之後停辦,宣佈一出,撻伐之聲四起,宜蘭鄉親認為一隻金雞母就這麼沒了,自是忿忿不平,停辦原因何在?自是入園人數銳減,財務無法平衡。

【市場競爭激烈 如何推陳出新】

以前就曾為文敘述自宜蘭童玩節後,類似活動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舉辦,市場相對性的多了不少選擇,童玩節我本身去過兩次,差異大嗎?其實不然,重頭戲不變,新把戲不使,賣點在哪?如何讓人能一去再去?

照理說雪山隧道通車後,距離不再是理由,可見觀光客去宜蘭,要嘛就是平常時間去的機會就高,要嘛就是宜蘭其他活動與景點稀釋了這個童玩主題,總而言之,再棒的活動總會有新鮮感盡失的一天。

【顧客追新嚐鮮 如何趨勢掌握】

童玩節讓人尊敬之處在於能無中生有,帶動了地方的觀光市場與增加財源,但任何產品總有生命週期,既然「童玩節」這個品牌已創造出價值,如何創造驚喜,如何營造氣氛,如何強化品牌,在於不放棄此品牌的前提下所要思考的,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時間,但企劃與經營思考花了多少功夫創新?老是「照舊」不黔驢技窮才怪。

天下無不散的筵席,但如何變化菜色重新開張是可以考慮的,「童玩節」給予許多去過的人既定的印象,這危機或許也是轉機,創造「童玩節2.0」以增添新色彩、新生命!

誤會

日前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測試,一場廚師比賽中,其中一關是參賽者矇眼品嚐二十道食材,猜中最多者為勝,結果第一名猜對幾道?五道!答對率僅25%,在一般人認為廚師的味覺應該是最敏銳,原來對食材的掌握,視覺遠遠高過味覺,這是讓人始料未及的。

【致勝關鍵果為真?】

很多企業的成功其實是趁勢而起,所謂「勢」分商勢、看勢、人勢,找機會、抓機會、創機會、用機會,但要持之以恆卻往往因勢微、因失機而衰弱,有的經營者成功的糊里糊塗,還自以為是經營之神上身,那可是天大的誤會啊!

【落敗要害曾反省?】

反面來說,有的人經營失敗,怨天尤人怪東怪西就是不反省自己,產業走下坡?政府不補助?顧客不識貨?員工不盡力?怎麼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經營不得法?若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勞,失敗都是別人的過錯,那可是天大的誤會啊!

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!相信前述的那些廚師沒經過這樣的測試,不知道自己的味蕾實際與想像差異這麼大,但以也因此可以去增強自己的弱點,企業經營者不需要經過挫敗才知道自己優劣關鍵,讓顧問幫你望、聞、問、切,那可就不是誤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