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1-27

見賢不只「思」齊

接近年終,許多由公協會主辦之研討會、企業參訪的活動更多了,許多企業主或經營者以朝盛與學習的心情參與,當參加完的類似活動,對於示範之標竿企業多有尊崇,許多企業主也表示針對優處這可以學、那可以傚的,但讚嘆完後呢?通常還是淪為嘴上計劃。

【橘逾淮為枳】

企業會將自己展示出來的通常是自傲的優點,旁人見了當然起了見賢思齊之意,但人家造成優點的關鍵是什麼?當我們看到走秀的模特兒身上的流行華衣,會覺得這件衣服真的是美啊!但穿在自己身上為何無法展現類似的風情呢?那當然!身材一樣嗎?氣質一樣嗎?希望有那樣的風情,要不就是雕塑自己的身材與質感,要不就是換件適合自己的衣服。企業的管理與發展不也是如此?

【行動力才是王道】

有企業設定了願景與目標,經營多年卻進步緩慢甚至原地踏步,見了標竿企業總是想學這學那,沒有行動力,一切只是空談!這種願景喊久了就像是放羊的小孩,無法實現的願景會讓追隨者沒有踏實感。

行動力的貫徹也需要靠企業全體的執行,更重要的是要可執行的,計畫是否按部就班還是天馬行空?萬丈高樓平地起,更何況是企業強健體質的基礎?見賢不僅「思」齊,更要「行」之啊!

2009-11-19

對症下藥

最近在住家附近的夜市觀察到一現象,近百米長的街路上有許多攤販,有家專賣加熱滷味的攤販打著「週年慶」的口號進行促銷,原來是隔壁攤位新進駐了一家同質性攤販,面對競爭,這家從無任何促銷與行銷手法的攤販玩起了「週年慶」。

這家加熱滷味的攤販在這條街上可說是獨占事業,相較其他賣包子、賣串燒炭烤動輒兩三家來看,真的是較無競爭,沒想到來了競爭者,還打著新開張七折優惠的促銷手法,煙硝味瞬時爆發!

【隔靴搔癢】

我觀察了幾天這兩家攤販的競爭,老店的周年慶活動是滿額60元送包泡麵,相較於新店的七折優惠,真的感受不到老店有「慶」的感覺,幾天下來新店客人真的是要排隊,成功打響第一砲,而老店客人寥寥無幾,老闆只能在旁默默的看著新店的熱鬧。

老店要玩促銷可不可以?當然可以,當做了這個決定,代表就是要跟你價格戰,但送出的優惠對顧客卻是搔不到癢處,而無購買的衝動,當看到老店推出這活動時,我就相當烏鴉的做出必定失敗的預測,幾天的觀察果不其然。

對於這種低單價的商品,價格戰要殺到見紅很簡單,但真的能吸引顧客嗎?老店一方面要做出促銷行動,一方面又要顧及利潤,兩相權衡,兩邊都不討好,也就促成了這四不像的促銷行動!

【專注本身】

老店用「週年慶」這名義是蠻突兀的,常客都是住在週邊的住戶或是學生居多,大家看了這家老店幾年也從來沒這類似活動,突然來這麼一手,任誰都認為這是對於新店的反擊。

其實這家老店也太快做出行動,它可以先觀察這家新店的營運與口味,而不是新店出了促銷一招,自己就馬上回應;雖然老店原是獨家經營,但若沒有特色,相信連店租都無法負擔,但它卻沒有藉此強化自己的特色,例如獨家口味等,卻一開始就選擇以下策應戰,試問週年慶也有個期限吧?短期無法刺激顧客消費,長期要以何應戰?

有效溝通

近來一些員工在會議上常為了「溝通」的部份而心生不悅,會議的目的是溝通,但若是認為所謂「溝通」就是把自我意見說出來,對方就是接受,那反而不是溝通,而是增加摩擦了!因此我跟這些員工提醒,主動表達與了解對方想法不過是溝通的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讓溝通變得「有效」!

【態度第一】

常見家庭裡父母對子女的「溝通」(教誨?),父母總認為他們不是用「罵」的,而是在「溝通」,但態度的強悍與上對下的強勢是不是讓這「溝通」大打折扣?「尊重對方」的態度絕對是首要!這讓溝通的有效性事半功倍。

在企業裡,各單位各司其職,隨著單位角度的不同,摩擦自然產生,溝通應該是降低摩擦的潤滑劑,而在會議上常說著說著火就上來了,這是為什麼?因為自我至上不夠尊重對方,造成的誤會與隔閡自然越來越大。

【事緩則圓】

需要溝通絕對是因為雙方意見不同,如何取得期間的協調往往不一定是當下就能獲得解決,人常常是以自己為出發點,會質疑為何不是你牽就我而要我牽就你?是不是能夠先緩和自己的情緒,不預設立場的讓彼此雙方均從同一角度看事情。

有的人是急性子,馬上解決是其口頭禪,但怎麼解決才是重點,結果就是別人來收拾這爛攤子,這樣的結果代表問題真正解決了嗎?想必是讓不舒服的感覺在發酵吧!

關於溝通的主題課程很多,顯見這也是現代多數人困惑的題目之一,也見過很多人參與了這樣的課程卻不見在溝通技巧上的精進與潤滑,何故?因為執行力不佳、因為無法掌握溝通必須是「有效」,而這才是造成衝突的因!

2009-11-02

汗牛充棟

前陣子的某「顧問」機構以激發潛能為目的,對一些發育未成之小朋友行吞火、徒手劈木之訓練,引發了相當大的新聞,看著訓練過程的測錄影片,腦海中浮現著百年前的「義和團」的愚行,當年的團民不也是「激發潛能」的肉身與砲彈對抗?沒想到百年之後竟又在台灣出現!

【顧問的浮濫】

常與一些顧問界前輩討教「顧問產業」的發展,許多顧問前輩對於現況諸多感觸,首先是「企管顧問」二字之濫用,企業管理範圍之廣博,只要是與企業稍有牽連就可掛羊頭賣狗肉,因此放高利貸可說是「財務顧問」、潛能激發可說是「人資顧問」,但實際上卻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。

其二是顧問的品質,每個人都能稱是顧問,如何確認顧問的質素?依據「國際管理顧問組織委員會」的定義,管理顧問是「針對企業客戶在經營管理上,提供管理流程上的獨立建議與協助」,而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的定義,管理顧問業,凡從事提供企業或其他組織有關管理問題諮詢及輔導之行業均屬之,如財務決策、行銷策略、人力資源規劃、生產管理等顧問。顧問是個知識工作者,提供自己的專業與經驗以滿足顧客(企業)之需求,在過去,管理顧問師有如同律師、醫師、會計師等之國家認證執照,但隨著評核機制難以評估其良窳,這樣的認證似乎也就此消逝。

【心態的調整】

企業的組成在人,在現今的職場環境下,企業希望突破、個人希望精進,協助輔導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,但這些企業與個人如何認定這些輔導(課程)對自己是有幫助的?

明明是危險的「吞火」,這到底是克服恐懼的突破還是愚民?看著旁邊拍手叫好的觀眾,實在很想跟他說,你去吞吞看?這是什麼樣的潛能激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