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3-19

不會做與不想做

人事情做不好,往往會有許多「理由」,歸究這些「理由」的重點不是要追究責任,而是希望能從中取得教訓,以錯誤換經驗,讓問題不再發生、讓事情做的完善。在輔導的企業裡,員工做不好的理由千奇百怪,總結來說心態也就兩種-「不會做」與「不想做」!

【心態決定一切】

這次的總統選舉口號震天價響,其中有句順口溜「查甫找無工」說明了目前就業市場的景氣,大家都怕沒工作,卻又對目前的工作無存感恩之心,能混則混、能躲則躲,職場表現莫說一百分,連基本的六十分要求都沒有(這六十分的標準在於當前的職務內容),連該當的責任都沒做到,怎麼能讓團體運轉的順利?

俗話說「一皮天下無難事」,這形容心態不正確的人還真是一針見血,編派的理由、推諉的辭藻真讓人搖頭又噴飯,「你比較厲害!所以你做比較合適!」、「哎呀!人老了!所以『無意識』的做錯!」,原本單純的就事論事以改進改善,卻因為這種話讓人聽的光火,你說這種人是「不會做」還是「不想做」?

【大刀闊斧展生機】

中小企業對於「開除」這檔事往往是小心謹慎,一是怕引起更多「糾紛」(勞資關係),一是老闆心存「善良」(不輕易動「殺戒」),但市場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,儘管很多企業都非常缺人才,但中能夠吸納、造就和留住優秀人才才是好的人才機制,要建立一個好的人才機制,首先必須明確:什麼叫好的人才機制?在企業管理中,人們喜歡經常談及的類似概念還有:用人機制、激勵機制、競爭機制、淘汰機制、動力機制、約束機制等等。這些概念都是很模糊的。如果“好的人才機制”確實比“人才”更重要,那麼,非常有必要花大氣力對它進行“量化”。

企業必須引進競爭淘汰的理由是非常清楚的,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,如果企業內部沒有競爭和淘汰,企業本身將會被市場所淘汰。因此“競爭”和“淘汰”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基本原則!

企業在人員招募中,很難再短期內以一窺這個人的裡外底性,運用管理的機制以消除「不會做」與「不想做」,讓員工「不怕做」(消弭「多做多錯」心態),以建立起企業內的動能運轉,才不會讓組織空損磨耗、靜待淘汰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