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12-24

顧客何辜

網路購物卻未在「限定」的時間內送達,致電至該公司的客服人員,卻將責任推至物流公司,這樣的客服水準,著實令人生氣!這「限定」的時間還不是顧客要求,而是訂購網頁頁面上的欄位,而這時間範圍還長達4小時,中間聯繫出了問題也未主動告知顧客,空有客服人員接電話,卻沒有專業客服的水準。

【物品追蹤是賣主的責任 不是顧客的】

在物流的過程中,原來出現了問題,原本要送達的目的地是「台北」,貨卻被送到了「新竹」,住址沒錯!資料沒錯!那這68.3公里(台北至新竹)的誤差是怎麼來的?這樣的誤差絕不是只有一件,在管理上出現了什麼問題?賣家與物流業者是否真切的檢討過?還是把它視做「個案」一笑置之?

最糟糕的是業者直到顧客打電話反映才知道「送錯地址」,也就是這個錯誤不是自我檢核系統找出來的,而是顧客在不滿下的反應,那在物流的過程中「稽核」到底扮演怎麼樣的角色?還是隨便一個人簽收都可以?那這個責任算誰的?賣家?物流業者?還是倒楣的顧客?而收取的物流費用難道不包括「安心」嗎?賣家需將心比心的思考,責任不是到「出貨」為止,而是到「送達到顧客手上」為止。

【客服的水準 代表企業的水準】

致電詢問賣家,卻一味的將責任推到物流業者身上,甚至要顧客自己去問物流業者,這是哪門子的「客服」,這樣的心態真是不讓人光火都難,今天問題發生了當然是要找解決方案,多拖一分鐘送達就多喪失一分顧客的信任,追貨不應該是賣家的責任嗎?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嗎?賣家可不可以用計程車專程送達(同在臺北市內)?可以啊!但很抱歉,它花費了額外的成本,所以賣家不會做這麼笨的決定。反正時間成本是你顧客的,不是我賣家的。

「服務」的水準很難界定,二十一世紀,服務業形態又開始產生質變,周到、及時的服務已經無法再滿足終端消費者,畢竟服務業面對的是人,只依標準作業程序(SOP)冷酷地照章行事,總是少了三分人性的關懷,在「心靈消費」逐漸抬頭的年代,就是需要多點人性的關懷。也就是說,如果繁瑣的細節及冷酷的SOP,是傳統服務業成功的重要基石,那麼如何將「人性的溫度」放進細節及SOP中,就是未來十年「超感動經濟」的致勝要素。而一種感受是一家企業的基因與文化,別人是模仿不來的,光有甜美的聲音與制式的回應那不過視做表面的,而不是「作口碑」!

2007-12-13

帝國崩裂

亞歷山大三世。馬其頓王國國王。他維持了以馬其頓領導的統一希腊諸城邦,並征服了波斯、及其它亞西亞王國,直至印度的邊界。他用13年時間征服了當時歐洲視角的「已知世界」,被認為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家。

亞力山大企業集團成立於1982年,為全國最大的健康休閒俱樂部,除不斷的拓展台灣地區經營版圖,亦積極地跨足中國大陸市場。兩個同名為「亞力山大」的帝國,都曾經名揚一時,而帝國的崩裂也同樣類似,一個是西元前三百五十年的風雲人物,一個是西元兩千年的知名企業,相隔兩千多年的命運因為「亞力山大」而有了關連。

【擴張的風險】

成長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必經路程,然而成長的風險卻很可觀。只有1/4的企業經成長擴張而達成功,過去五年來3/4最大的企業災難,都是因為擴張計劃一敗塗地所致。

「亞力山大企業集團」不斷的擴張,之所以無預警倒閉,就是因為唐雅君向地下錢莊借了9千多萬的債務,利上滾利,三個月的利息就超過4千多萬,使得亞力山大這個運動王國,最終只得宣佈停業。

亞力山大這巨大的招牌看似風光的背後,其實卻是外強中乾,近年來公司負債累累,唐雅君於是從去年到今年初不斷向友人借錢,不過卻還是無法填補財務缺口,唐雅君只得轉向地下錢莊借貸。

【風險的控管】

根據「跨越擴張風險」作者柯立思.如克所提,企業擴張須從五面向思考:

1.顧客:擴張計畫所服務的顧客,是否與核心本業服務的相同?
2.競爭者:擴張計畫所面對的競爭對手,是否與核心本業相同?
3.成本結構:兩者的成本結構(使用的硬軟體設備)是否相同?
4.通路:一樣或不一樣?
5.獨特能力:如果核心事業因具有品牌、資產或科技等能力,使其獨樹一格,那麼,擴張計畫和這些獨特能力相關嗎?

「亞力山大企業集團」利用會員制俱樂部預收會費後服務的特性來進行資金的運用,但也終因擴張造成資金調度困難,在今年倒閉新聞時有所聞的情況下,此案之所以讓人意外也在於其品牌形象向來良好,資金籌措的窘境外還有營運正常的外衣包著,一旦紙包不住火,就是這麼的說倒就倒,現在企業能從中學到何種教訓呢?會不會讓擴張策略更趨保守而錯失商機?更重要的教訓是-高利貸!別碰為妙!

2007-12-10

先發不一定先至

週六參與一協會理事長選舉,早早就規劃參選的候選人意外落馬,而當選人以黑馬之姿於短時間內勤加拜票,還是後來居上,這也再度證明「先發不一定先至,後發一定要加倍努力!」。

【先發制人在於積極】

話雖說「先發制人」,但戰略失當還是有跌跤的時候,光看美國現在與10年前的500大企業名單就可以知道,雖然名列前茅,但未保持積極度還是有滑落的機會,更甚者是消失於市場中。

挫敗的原因當然很多,追根究底問題就是出在「戰略」上。軍隊作戰需要講究「戰略」,企業競爭也需要講求「策略」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無論是軍隊或企業,光有「戰略」或「策略」是不夠的,要贏得戰爭或競爭,更需要有「贏的策略」。沒有積極度、沒有戰略,就算是身處寡占市場,也難保不會落入群雄並起的紅海戰爭中。

【後發制於人在於無策】

後發者要致勝,強調「攻」而非「守」!而面臨強大競爭者,如何「游擊」、「迂迴」、「側面攻擊」?一步一步的攻城掠地,而非一付就這麼蠻幹,花成本還讓人看笑話,許多藝人投資開餐廳不就是這樣嗎?他們的行銷策略在哪裡?如何針對前面的品牌作進攻?還是認為市場大到只要開店就有收益?

不論身處何種產業,每個人都說競爭非常激烈,但如何在競爭中突圍?如何在競爭中成就?這是相當有挑戰性的,不論你是第一、第二品牌還是市場新進者,保持級的競爭態勢、態度與戰略,才能為勝利(獲利)多些勝算。